一、創新篇——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
對于“新”,是一個恒久的話題,而這句話它從時間的方面闡釋了創新的同時更應該保證“日日”,也就是“新”的持久性。中國傳統文化室比較強調創新的,要求人民以一種革新的姿態,適應并推動社會發展,而不能因循守舊,阻擋歷史前進的步伐。
“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是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刻在澡盆上的警詞,旨在激勵自己自強不息,創新不以。文中三個“新”字,本意是指洗澡除去肌膚上的污垢,是身體煥然一新,在這里隱身為精神上的棄舊圖新。因此,這句話的意思是: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,就要持之以恒。
二、行為篇——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這句話出自于孔子《論語·衛靈公》。孔子的弟子子貢問怎樣實行人道,孔子答到:“工匠要做好活計,首先必須具備精良鋒利的工具。住在一國,就要敬奉這國大夫中的賢者,結交這國士人中的仁者。”工匠做工和實行人道看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主體,但是卻闡釋了同一個道理:做任何事情,準備工作都非常重要,正如俗話所說的“磨刀不誤砍柴工”。
中國自古就有“未雨綢繆”、“防微杜漸”、“防患未然”等成語,都講述了類似的道理。而這句話適用于很多領域:現階段,我國正處在改革的攻堅期,任何一項改革舉措的落實都會對下一步工作的進展產生影響。在工作過程中就應該做好相關調研工作,把事情做好,既要從大處著眼,又要從小處著手。
寫作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,一蹴而就形成的,為了適應申論考試的發展形勢,就要從現在開始進行基礎知識的補充,不僅僅在為申論累計素材,也能為今后的面試工作打下一定基礎。考生可以專門準備一個便攜式的小本子,遇到好詞好句隨時記憶,逐步提升自身的素質與能力。
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,可參看2016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