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豪高爾基說過:“寫文章,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,好像音樂里的定調一樣,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。” 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“萬事開頭難”,在整個申論考試中,文章寫作的開頭一直是令諸多考生痛苦的話題。中國古人作文,把好的開頭比作“鳳頭”。那么,怎樣在申論文章寫作中雕飾“鳳頭”,博得閱卷人的青睞,讓閱卷人眼前一亮呢?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認為,一篇好文章,注定要有個好的開頭。
誠然,我們談寫作的技巧前提就是緊扣資料。在這樣的基礎上,我們可以使用時間和空間思維來,創新文章開頭。其一,可以采用時間的方式,由過去到現在,給人一種深邃感,其二,采用空間的方式,由整體到局部,世界到中國,中國整體到某一個地方,緊扣材料,交待主題背景,引出問題,交待現狀或者引發思考。
那么下面,引用以一個“自主創新推動我國產業升級”的主題,來幫助大家理解。
【開頭一】時間上由過去到現在
新中國成立伊始,百廢待興,百業待舉,我國采取了以重工業為主的發展道路,快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。改革開放后,我國又在東部地區建立起了“兩頭在外,中間加工”的制造業模式,推動東部快速崛起。然而2008年,在全球金融經濟危機的沖擊下,這種模式的硬傷暴露無遺:產業過于低端化,缺乏核心競爭力,造成大量中小業陷入困境。殘酷的現實無可辯駁地告訴我們:優化經濟結構,實現產業升級迫在眉睫。
【開頭二】空間上由整體到局部
2008年底金融海嘯席卷全球,無論是以美、英、法、德為代表的老牌發達國家,還是以韓國、新加坡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國家,均出現了大量企業倒閉和嚴重的失業問題,經濟嚴重滑坡。而我國也未能幸免,無論是虛擬經濟還是實體經濟,都受到嚴重沖擊,特別是以廣東為代表的“兩頭在外,中間加工”的制造業發展模 式遭遇了致命的瓶頸。在危機面前,唯有主動推進產業升級,才能轉“危”為“機”。
申論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,可參看2017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