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公務員考試中,流傳這樣一句話:“得申論者得天下”。而在實戰考試中,一些考生由于沒有領會申論精神和命題特點,總是陷入作答誤區而全然不知,導致成績低下。以下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為大家列舉三個常見誤區,也是申論作答的“禁區”。
禁區一:僵化角色,沒有政府立場
此錯誤違背了申論基本精神。由于申論是模擬政府日常工作測試形式,因此,要求考生站在政府立場上,以公務員的身份分析和解決問題。僵化角色的考生在做題的時候,仍舊帶著大學生、群眾或其他非政府部門意識對待申論,不能顯示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高度、深度和廣度,甚至出現一些讓人“啼笑皆非”的觀點。
解決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首先要明確什么是政府思維。政府思維指的是站在政府的角度看問題,把社會中的任何一個現象都當成一個社會問題來看,并且理性分析各個層面的原因,估量可能帶來的影響和后果,并且按照政府的工作思路提出科學合理的對策。簡而言之,就是“一個中心,四個基本點”:以政府立場為中心,從問題現狀、原因、影響、對策四個基本層面展開對一個社會問題的思考。
禁區二:脫離材料,僅憑主觀發揮
考生駕馭材料能力是申論考試側重考查的內容,即測查應試者有效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,一些考生僅憑日常經驗和寫作技巧答題,下筆千言,脫離材料而全然不知,結果自然不言而喻。實際上,申論考試很多答案都隱藏在材料當中,我們需要學會有效地從材料中提取信息。同時,在備考過程中,多看一些申論范文和申論標準表述,來鍛煉自己的申論語言表達能力,尤其是對一些官方詞匯的運用能力。
禁區三:忽視格式,不能規范書寫
由于申論考試實際是上級或領導對處理材料具體要求的一種縮影,因此考生要嚴格按照每種題型的要求作答。復習時有些考生把申論寫作當成一般文科測試來對待,隨意書寫。導致概括、分析、對策題目中層次混亂,公文和大作文中結構松散,語言口語化,字跡潦草,導致失分嚴重。這也是必須要引起注意的。
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希望考生對以上三種“禁區”、“雷區”盡量“繞行”,讓自己的申論作答更符合要求,從而拿到高分!
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,可參看2017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