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浙江公務員考試歷來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,作為申論考試大家既要多寫勤練,更要掌握科學的做題方法和技巧,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做題技巧。
一、審題要仔細
【例題】“給定資料5”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問題,假設你是一名普查員,請你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措施。
要求:問題明確、措施得當、具有針對性。分條作答,不超過300字。
在公務員考試中,一題多問的情況時有出現,有些考生由于審題上的疏忽,導致不必要的失分。就本題而言,很多考生通過審題都知道這是提出對策題,但如果僅發現這一問,那必然會有失分。在題目要求中明確指出“問題明確”,這其實是在暗示各位考生,此題不僅要提出對策,更要去概括材料中的問題,所以此題應該是兩問。
審題除了關注問數,身份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內容,就此題而言,不少考生沒有明白對策是提給誰,到底是提給政府還是提給普查員自身?身份對象的不同就以為著答題內容就會不同。比如現在存在資金缺口,若是給政府提對策可能考生會說“政府加大財政投資”,若是給自己提對策可能會說“擴大融資渠道”。結合此題而言,我們知道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是普查員,所以對策是要提給普查員。
二、答案選擇要準
在數千字的材料中選擇出數百字的答案,這就需要考試有一雙慧眼,選擇答案要做到即快又準,也是需要大家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。
【例題】“流動人口收入較低,限制了他們的社會參保率。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00元地農業流動人口中,11.6%的人參加了養老保險;收入在1000-1500元地流動人口中,養老保險參保比例為13.9%,在2500元以上收入的流動人口中,言老保險參保比例上升到25.9%。”
考場上時間緊迫眾所周知,快速看懂材料內容是準確作答的前提,上面的這段材料,稱之為數據型材料,其特點是在材料中集中較多的數據,有答題經驗的考生都知道,數據型材料重要的往往不是數據的大小,而是要通過數據反映表現的實質。鑒于此,考生在閱讀數據型材料的時候可以選擇跳讀法,即跳過數據不讀,而讀數據的前后句即可。上段材料,我們跳過數據,快速可得出其主要內容是:流動人口收入較低,限制了他們的社會參保率。
以上內容就是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跟大家分享的提分加速小技巧,希望大家受用,最后祝廣大考生的努力付出都能得到回報收獲!
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,可參看2017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