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,浙江公務員考試網(www.ikeluosi.com)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”。希望考生閱讀本文,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。
【熱點背景】
近年來,平臺經濟迅速發展,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。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網約配送員、網約出租車司機、互聯網營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。新就業形態的蓬勃發展,為靈活就業注入新的活力。
2021年7月,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共同印發《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》明確了平臺企業規范用工、合理承擔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具體要求,提出了優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的重點。
【解讀】
[提出觀點]
及時補齊制度短板,健全就業、勞動報酬、社會保險、技能培訓、企業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制度,既有助于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,也有利于促進靈活就業、增加就業崗位和群眾收入。
[權威論述]
靈活就業打開了一扇很大的門,這已成為老百姓當前就業增收的一個很重要的渠道。——李克強
要適應新就業形態,推動建立多種形式、有利于保障勞動者權益的勞動關系。——李克強
要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。企業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義務,能規范的都要規范。政府負責兜底。——李克強
就業無論對一個國家還是家庭來說,都是天大的事。——李克強
要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基本養老、基本醫療保險的戶籍限制,讓他們‘心中有底’,相信未來基本生活能夠得到保障。——李克強
[綜合分析]
意義:
促進就業。靈活就業正逐步成為吸納就業的“蓄水池”。新就業形態具有門檻低、容量大等特點,為老人、殘疾人、貧困勞動力等群體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。
提高群眾收入。新就業形態可共享、可兼職的特性,讓本職工作不飽和人員能夠通過平臺獲得更高的收入,拓展了勞動者的增收渠道。
問題:
勞動關系不明晰、權益保障有欠缺等。由于平臺往往采用眾包、業務外包等方式來組織勞動者提供勞動,許多勞動者因勞動關系不明晰而不能享受工傷、失業等社會保障。這部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一旦遭遇工傷、疾病等,容易陷入生活困難境地。
[參考對策]
適應新就業形態,推動建立多種形式、有利于保障勞動者權益的勞動關系。對采取勞務派遣、外包等用工方式的,相關企業應合理保障勞動者權益。
二是企業應當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,不得制定損害勞動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標。督促平臺企業制定和完善訂單分配、抽成比例等制度規則和算法,聽取勞動者代表等意見,并將結果公示。不得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臺就業。
三是以出行、外賣、即時配送等行業為重點,開展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。
四是建立適合新就業形態的職業技能培訓模式,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補貼。
五是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基本養老、基本醫療保險的戶籍限制。
